今天朋友寫信問我,有一篇論文,是不是我寫的,
我很驚訝,還記得那時把論文上傳到網路上,按下開放的選項之後,
當時的心裡是想著,應該沒有人會看吧。
結果畢業兩年後,居然朋友會問起,心裡,老實說有點開心,
所以也鼓起勇氣,看著這本論文。多虧那時的開放選項,
我花不到一分鐘就把整本論文下載完成,從第一頁開始慢慢看著,
現在重新看論文,發現自己還真得用心,也看得出我非常認真的要跟我的問題意識對話,
努力的交代自己的思考脈落,仔細地交代調查的方法與心態,就連引用的資料也都註明的相當仔細。
接著就是我對問題的解答推論,現在看來,的確是很認真努力的推論,引用的資料也相當豐富多元,很適合之後想要寫作原住民土地觀的人來參考,我回顧的文獻把要討論這個題目可以找得到的相關又切要的資料,全數蒐集而來。現在看來,其實還挺實用的,就像我後來把田野實習的報告,整理成一篇報導,相形之下就非常的豐富。(當時我對自己真是太沒有自信了,老是覺得自己的作品做的不夠深,也不夠廣。)
看著我自己的認真推論,現在想想,有點把這個題目做廣了,但是這的確業是個沒有得對話的題目,只能想出一些方式來討論,且但是對於第一次寫學術論文的人來說,其實是足夠完成學院的要求了。難怪我同學跟我說,應該找個時間再重看自己的論文,其實是很扎實地練習書寫,非常認真。我給自己一個很認真的分數。
雖然畢業到現在,我老是覺得做錯題目,選錯田野地,選錯老師,一大堆的錯誤,但是就像一個朋友問我的,你會後悔去唸書嗎?這個問題我想都不想地立刻說,我不後悔,反而覺得這個學位,的確該拿,我是為自己長了很多的視野,就像我論文謝誌的最後所說,這四年是我下一步人生的動力所在,我應該再好好思考要怎麼好好用用這四年的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