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邁向溫柔生產之路之準媽媽月記—6w

今年七月下旬,突然覺得胸部很漲,而且體力也覺得有點不那麼好,常常很想睡覺,甚至還有種想要兩手叉腰,學孕婦走路的感覺,這一切的反常現象,讓我心裡暗自推想,會不會是有了?

七月二十日請S幫我買了驗孕棒,隔天一大早就起床驗驗看,很快地兩條線一下子就顯現了,超級明顯地,心裡頭有點興奮,但還是要去醫院讓醫生確認才算數。


總之隔天先去上了一天班,打算明天早上請假半天去看婦產科。結果弄了好晚才下班。
七月二十二日,先請了假,八點就先去現場掛號,掛到三十八號,想說中午前應該可以看到吧,就跟S悠悠哉哉去吃早餐,但沒想到居然等到下午三點,才終於輪到我就診,只好直接請一天假了,早知就下午再來就好了,和平醫院的姜禮盟醫師真是太認真也太熱門了!



終於,輪到我躺在診間幫肚子照超音波,心裡頭超級緊張,有還是沒有就要揭曉了,醫師在肚子上用力按壓,說是脂肪太多,有點照不到,只好內診,才讓醫師看到一個只有0.4公分大的小胚胎,像個小米粒似的,中間還有一閃一閃的心跳,醫師還讓我們聽了心跳聲,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有力厚實,已經是一個半月又三天囉,好開心啊。



醫師也讓我拿到了傳說中的媽媽手冊,我即將要邁向準媽媽之路了。在和平醫院的門口,就跟媽媽報告這個好消息,還聲明先不能說出去喔。晚上去南機場吃水餃慶祝,再去史博館看畢卡索以資慶祝!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投書自由時報--黑心食品荒漠中的一方綠洲




(原文)黑心食品荒漠中的一方綠洲—小農市集與改變消費習慣


這幾天驚聞塑化劑影響了上百家食品業、CAS檢驗合格肉品含有禁藥、學生的營養午餐餐盒出現蛆,老實說我不意外,自從家人前些年因為大腸癌去世之後,我就開始注意起飲食的安全問題,同時也曾修習過生態學的大學通適課程,參加過不少非營利組織的環保活動與演講,早就讓我瞭解到台灣的環境污染與種植模式,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加上前些年曾經採訪過主婦聯盟共同購買、公平貿易咖啡與小農市集,更讓我瞭解到原來食品安全的把關者,不僅是政府或生產者,消費者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現代社會,將整個食品生產變成一個大工廠的生產線,從種植、採收、加工、保存、運送到販售,大盤商、中盤商、通路商,已經細分成生產線上的一道道工序,加上資本主義的「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思維,更讓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添加了許多一般大眾都不清楚的、像是化學式的各種成分。


大家開始憤怒地問:「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吃的?」

我倒是有兩個已經實踐一年以上的選購妙方,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在這場黑心食品的沙漠風暴之中,可以及時踏上安心食品的一方綠洲。


一、直接跟「小農」購買:過去一年多,我幾乎每周去248農學市集(http://www.248.com.tw/;台北市敦化南路四段248巷)採購當週的生鮮蔬果、魚產、麵包饅頭、加工食品與豆製品。有機會也會參加產地拜訪,瞭解不同農法的種植方式,以及加工食品的製作過程。同時藉由每周一次的採買過程,慢慢吸收農漁業的生產知識,對於生產成本有了重新的認識,同時也領略到「當季新鮮現採」的蔬果,不需過度烹調,就能有超級迷人的滋味,舌頭都被養刁了。而且跟這些小農朋友培養出深厚的信任情感,相信可以讓採買的品質更讓人安心。

台灣目前已經有許多農夫市集如:台北的248農學市集、新竹的竹蜻蜓綠市集、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等,加入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也是一個好選擇。


二、購買「成分」不超過五樣的加工食品:在《到底要吃什麼?(Omnivore's Dilemma)》這本書裡,透過作者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麥可.波倫的長期調查,揭露了現在全球食品工業,包含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像是基改食品、玉米糖漿、牛肉工廠等不僅危害身體健康,更直接破壞土地的健康。作者為了要回答「到底要吃什麼」這個問題,他又再出版了一本書《食物無罪》,裡頭簡單的建議,千萬不要買食品中有你看不懂或念不出來的成分。另外,最好的採購方針,就是購買成分不超過五樣的加工食品。去年夏天我前往大賣場購買冰品,就套用這個採購方針,結果發現根本沒有一樣冰品的成分低於五種,而且隨便一種冰品的成分可以洋洋灑灑地寫上數十種。


我很喜歡知名的保育家珍古德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一天有三次機會改變世界。」因為人一天都要吃上三餐,每一餐選擇吃較健康的食物,雖然不會造成多大不同;但如果一百萬人都做了同樣的選擇,就會造成世界很大的改變。

如果有毒的塑化劑等黑心食品,讓大家如此恐慌、擔憂到底要吃什麼之際,不如趁這個機會來好好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飲食習慣,將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關掌控在自己手中,親自去認識生產食物的小農與加工者,多多瞭解食物的成分,為家人與自己的飲食安全把關,並結合更多消費者的力量,每個人多出一分力,從食物的源頭直接控管,打造出讓人安心的食品生產模式與結構。


---------投書刊登分隔綫-------------------

刊登出來的內容,當然經過修改,不過我很高興多數的重要內容都留下來了,而且還有網頁的連結,如下:引用網址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29/today-o4.htm

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2011-5-29

與姊妹們分享「怎麼吃」

這幾天驚聞塑化劑影響了上百家食品業、CAS檢驗合格肉品含有禁藥、學生營養午餐出現蛆,大家開始憤怒地問:「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吃的?」我倒是有兩個已經實踐一年以上的選購妙方,分享給大家。

一、直接跟「小農」購買:過去一年多,我幾乎每周去二四八農學市集(http://www.248.com.tw/;台北市敦化南路四段二四八巷)採購當週的生鮮蔬果、漁產、麵包饅頭、加工食品與豆製品。有機會也會參加產地拜訪,瞭解不同農法的種植方式,以及加工食品的製作過程。我終於領略到「當季新鮮現採」的蔬果,不需過度烹調,就能有超級迷人的滋味,舌頭都被養刁了。

台灣目前已有許多農夫市集如:台北的二四八農學市集、新竹的竹蜻蜓綠市集、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等,加入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也是一個好選擇。

二、購買「成分」不超過五樣的加工食品:在《到底要吃什麼?》(Omnivore’s Dilemma)這本書裡,作者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麥可.波倫長期調查,揭露了現在全球食品工業,包含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像是基改食品、玉米糖漿、牛肉工廠等,不僅危害身體健康,更直接破壞土地的健康。

為了要回答「到底要吃什麼」這個問題,他又再出版了一本書《食物無罪》,簡單的建議:千萬不要買食品中有你看不懂或念不出來的成分。另外,最好的採購方針,就是購買成分不超過五樣的加工食品(去年夏天我前往大賣場購買冰品,結果發現根本沒有一樣冰品的成分低於五種)。

我很喜歡知名的保育家珍古德的一句話:「每個人一天有三次機會改變世界。」因為人一天三餐,每一餐選擇吃較健康的食物,雖然不會造成多大不同;但如果一百萬人都做了同樣的選擇,就會造成世界很大的改變。

如果有毒的塑化劑等黑心食品,讓大家如此恐慌、擔憂到底要吃什麼之際,不如趁這個機會來好好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飲食習慣,將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關掌控在自己手中,親自去認識生產食物的小農與加工者,多多瞭解食物的成分,為家人與自己的飲食安全把關,並結合更多消費者的力量,打造出讓人安心的食品生產模式與結構。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紙類大漲價 「有機」的女性生理用品 看俏!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32022

2008-04-22 12:48
本報2008年4月22日台北訊,劉香君、施宏燕綜合報導

隨著地球資源衰減,環保意識的抬頭,對於塑膠盒袋、衛生紙、免洗餐具等一次性的產品,近來總是引來拒用、少用的浪潮,甚至政府也訂下限塑政策,要民眾減少使用。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還存在著不少一次性產品,比如,女性每個月都會使用的衛生棉或衛生棉條。

女性每個月所使用的衛生棉與衛生棉條,與免洗餐具一樣,也同屬耗費資源,製造垃圾的一次性產品,平均一位女性一輩子所使用的份數更是高達一萬多片。近來更因全球不織布與紙漿的大漲,衛生棉的售價漲幅高達一成,可以想見往後女性還必須花費更多金錢,來購買每個月不得不使用的衛生棉或衛生棉條。更不用說有些女性還常因為使用衛生棉與衛生棉條,因人造的纖維材質造成細菌的加速滋生,而產生過敏或發炎等症狀。

其實,女性的生理用品,不只有多數人熟知的摩黛斯或好自在,更多人開始改用替代衛生棉的可重複使用的衛生布;或替代衛生棉條的月經杯 (Menstrual cup),且世界各國還開發出不同材質的月經杯,像是英國的Mooncup與Femmecup、美國的The Keeper 、芬蘭Lunette、加拿大DivaCup、捷克的Lady Cup等。

什麼是月經杯

月經杯目前有許多不同材質的設計,以英國的mooncup為例,外型像個小塑膠漏斗,只是底部沒有缺口,長度約5公分;一次能收集30毫升的經血,大約是每月經血總量的三分之一。它可以貼合陰道,使經血和氣味不會溢出,而且可連續使用12小時。

此外,月經杯可以洗滌,重複使用,而且不含漂白劑、除味劑和會被吸收的膠體,所以不會造成過敏或有害副作用。月經杯的平滑杯面可以讓陰道壁黏膜原本的清潔和防禦功能不受影響,也不會在上面留下棉纖維。

它的清理方式跟嬰兒用品一樣,可使用消毒水或是在沸水中不加蓋煮5分鐘。月經杯如能適當保養,還可以使用近十年,這將為女性朋友省去大量花費──想像一下,這幾年妳需要使用多少將被拋棄在垃圾場中的衛生棉與衛生棉條!

為什麼之前都沒聽過月經杯?

其實月經杯和衛生棉條同是1930年代的發明,但卻命運懸殊。一方面是後維多利亞時期的貞節觀念作祟,社會普遍排斥女性接觸自己陰部的行為;另外就是商業因素:由於衛生棉條需要不斷添購,在商場上是可獲利的商品,相較之下,買一個月經杯就可以使用多年,使商人獲利較低。加上衛生棉條商家的大量廣告,一次性的衛生用品逐漸獲得女性的青睞,成為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

不過到了1980年代,女性開始轉向更經濟的替代品,月經杯和可洗滌的衛生巾便開始流行。目前市面上的月經杯材質,有的由橡膠樹汁中提煉的乳膠所製,或是以醫療用矽膠製成,擁有不同的柔軟度與觸感。

使用月經杯有許多優於衛生棉的好處,像是生理期也可以運動甚至是游泳,避免感染也適於外出,如登山或旅行。缺點大概就是使用的方式,必需花一點時間稍加練習。

想要知道更多的月經杯資訊請點選此處

而2007年發起「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Beijing to Paris Carfree, B2P)」的吳懿婷,在出發的行程準備中曾經介紹過月經杯,也抒文分享使用的經驗。(請點選此處)

再開新專欄

上禮拜突然有個靈感,
想要開始為本站再開兩個專欄。
一個是宣告我要開始接續近九年前的志趣─《綠生活》,名為「綠女的《綠生活》」。
一個是延續愛地球團購的宗旨,名為「在地球上生存的一百個做法」。
「綠女的《綠生活》」強調的是在台灣的一種實踐、在地的生活行動。
「在地球上生存的一百個做法」則是放眼地球四十六億萬年的時空尺度,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囉,呵呵。
希望2011年可以多產出一些文字,為2010年雪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