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太陽馬戲團與動物保育

一生都要看一次的太陽馬戲團,想不到在2009年1月15日的晚上,我居然在台灣看到了。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太陽馬戲團,是在2000年吧,那時聽同事說曾在加拿大看過,
我才認識了這一個不用動物表演的「馬」戲團,心裡頭無限嚮往,為什麼這麼嚮往呢,
因為曾經待過一家名為《寶貝寵物雜誌》的公司,雖然雜誌的命名非常商業,但是
我們那時就早早開始製作導盲犬、犬殤、流浪動物、動物園、狗頭稅、晶片植入等專題。
我敢說那時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動物雜誌(只是後繼無力,可惜了。)

當時因為常常去動物園採訪兔子、爬蟲動物什麼的,所以也接觸到《新動物園》這一本書,
閱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動物園中的動物在長期的封閉、缺乏變化的環境中,都會出現
煩躁、精神錯亂的情況,甚至神氣威猛的北極熊,到了動物園之後,都變得像流浪狗的模樣。
後來有個機會去紐約拜訪Bronx Zoo,參觀大猩猩的家,更讓我見識到動物園的設計,居然也可以讓人與動物的距離這麼近,而動物園留給動物居住的空間,其實是可以這麼的大。雖然動物園的存在,有著必要之惡,但是卻大大翻轉了動物園中只能關著可憐動物的印象。而這也更是我佩服太陽馬戲團。

沒有動物表演的馬戲團,這是我對太陽馬戲團的第一個印象,原來要動物進行表演,其實也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而一個強調沒有動物的馬戲團,開始將心力轉往特技設計、服裝、舞台、燈光、音樂等多樣藝術的完美呈現,不僅開創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馬戲團新境界,更帶動了多項表演藝術的想像,真的,那是我不曾想像過的世界。

就這樣,後來又連著幾年的大過年,我看了好幾場公視播出的大陽馬戲團節目,其中當然包含了Alegria。但就在昨晚,就這樣,我走入了我九年前的夢想裡,還跟著我的外婆、媽媽、妹妹,手牽手的走進那奇異斗大、飄揚著旗幟的深白色帳棚之中。

好大,穿過一層又一層,牽著外婆的手,緩緩地走著,隨著開演時間的接近,再爬上長長的階梯,坐進相當穩當的高台,只見中央一個不太大、有點斜坡的舞台,樹立起的四支(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