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In The Valley of Elah(有提及劇情)

才看完In The Valley of Elah,心裡立即驚訝今年的年度最佳影片,已經出現了!
一如我看完crash,一樣的心情,"今年度最棒的電影就屬這部!"導演都是同一個
Paul Haggis,他用簡單卻又複雜的劇情與觀點,不斷地讓你與自己的刻板印象對話。

一開場,很像傳統的好萊屋拍攝戰爭老兵的手法,一個退伍的老爸要找回自己失蹤的兒子,
一路蒐集線索,抽絲剝繭,台詞極少,但是畫面與設計不煽情就感人。由於拍法真的
很像哈里遜福特查案一般,讓人超級期待會看到一個官官相護的軍方內幕,但最後,
我們看到了,但這樣的內幕,卻是令人害怕,人性一到了部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場,
居然可以扭曲成難以想像的地步。前陣子看的"深河"老兵才為了吃同伴的身體,而深以為惡,
痛苦不已。這部片中的士兵,已經將虐殺當成玩樂,甚至殺死自己的同袍也不以為意。

"人道主義,人道主義"片中那位小狗被溺死的妻子,對著冷漠的莎莉泰隆喊著,"人道主義"
在美國的伊拉克戰爭中,打著解救眾生,打敗恐怖主義的旗號,卻做著更恐怖的虐囚行徑,
那個飽受歧視的墨西哥人,道出了事實的真相,我們不是撞死一個小孩,而是撞死一隻狗。
被歧視的人逃去了伊拉克戰爭,而那個扭曲人性的世界,又讓他想回美國,但是事實上,
美國早是個"國旗倒掛"的世界,為了打戰,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戰場,
從戰場回來之後,可以殺害自己的同袍之後,在去炸雞店大吃一頓,可以跟他的父親談笑風生,
喝酒抽煙。

導演最神來之筆的是小孩床邊故事的設計,將美國英雄一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勇敢,做了反諷,
以為說了一個故事,小孩就可以不怕黑嗎?恐懼可以那麼容易克服嗎?(有時候影像可以說的話,
要比文字可以說得還要多)小孩的反應與對話,其實相當直接的提點出此片的反戰訊息,
尤其片尾的那張照片,"為了孩子",對,為了孩子。

這也是一部,我很想再看第二次的片子,片中的許多畫面,長鏡頭,人物靜靜的移動,充滿了訊息與許多低迴不已的情緒,像是母親接到兒子死訊的電話,看到兒子的遺體,接到兒子的包裹,
蘇菲莎蘭豋的幾場出場,已經惹得我淚眼婆娑,一個簡單的故事配上到位的演技,與巧妙地拍攝,挑戰了很多對美國精神,同袍情誼,人道主義,恐怖份子,戰爭,墨西哥人,教養,尤其是人性的界線想像。

沒有留言: